惡靈勢力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有關Reko Wiki的緊急聯絡可以電郵至crossbonegod@gmail.com或 直接聯絡Facebook專頁 |
現時Reko Wiki可能會出現連線不穩的情況,如有相關問題發生可以留意Discord群組。 |
凡加入Reko Wiki之註冊者,請先閱讀Reko Wiki使用須知條目。 已有編輯動作之編輯者會被視為已閱讀該條目。 |
因應近日有身份不明的廚嘗試以同時而明顯的多個假電郵、極長字數以及冒認他人的名稱進行註冊, Reko Wiki現正對註冊的使用者名稱進行不限於字數限制等措施應對,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
使用須知可能會因應不足之處或爭議行為而有所擴充,請各編輯者隨時注意使用須知條目。 |
為保護條目,現時須註冊並確認電郵才能夠進行編輯,敬請原諒。 歡迎各位新註冊的編者一同加入Reko Wiki的Discord群組一同討論 |
由於營運Reko Wiki的Cross將有一段時間失業,所以現時會開放Buy Me A Coffee的連結以作收款用途。 所得收入主要用作維持伺服器運作以及域名年費,希望各位能夠多多少少支持。 捐款額最高為400新台幣/100港幣/2000日圓,量力而為。 |
Left 4 Dead / 惡靈勢力 / 求生之路
解說
- 由Turtle Rock Studios開發,Valve發行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系列,通常簡稱為L4D,系列主打四人合作PVE。
- 該工作室亦曾經手過《絕對武力》的PVE模式以及刪除片段的單人戰役「Tour of Duty」。
- 故事背景為被特殊病毒感染的美國,玩家操控四名免疫病毒感染的「倖存者」對抗被病毒感染的喪屍「感染者」並設法逃離。
- 其玩法與遊戲引擎兼容各種MOD的緣故,在同類型的遊戲中屬於長青樹級別,迄今仍有不少死忠玩家。
系列作品
惡靈勢力
- 系列初代,於2008年推出。
左4死1
惡靈勢力2
- 系列二代,於2009年推出。
左4死2
模式
戰役模式
- PVE模式,一到四人遊玩的地圖。
- 系列最主要的核心模式,可以多人連線也可以單機遊玩(單機時其餘玩家會是BOT)。
- 地圖採用線性構成,玩家須一邊對抗喪屍一邊推進前往安全屋直到乘坐交通工具離開疫區
然而在最終章前都會因為各種事故再度受困並再度開始逃離。- 每個區域尾段有設置安全屋,全員進入安全屋後可以推進至下一區域。
多人連線時有高機率成為友情破壞遊戲,例如把隊友關到安全屋外面或著故意碰警報引怪。
對抗模式
- PVP模式,雙方玩家扮演倖存者與感染者對抗的模式。
- 雙方輪流扮演倖存者及感染者,隊伍分數由扮演倖存者時地圖的推進程度獲得、而感染者方主要目的為阻止倖存者推進
- 扮演倖存者跟PVE模式無異,而感染者一方則隨機成為除了Witch外各種特感、而Tank只會在特定進度時隨機由感染者方的玩家操作
由於是在PVE模式的基礎加入多人競技元素,一樣有機會成為友情破壞遊戲、尤其扮演感染者時不熟悉操作而浪費解決倖存者的機會被隊友砲轟
生存模式
- PVE模式,在持續襲來的屍潮中設法存活並登記時間到排行榜。
清道夫模式
- 二代推出,雙方玩家互相搶奪油罐的PVP模式。
寫實模式
- 二代推出,在戰役的基礎上增加難度的PVE模式。
突變模式
- 二代推出,主打各種特殊規則的模式。
登場角色
倖存者
- 比爾(Bill)
- 一代倖存者之一,曾參與越戰的美國特種部隊老兵。
- 若依(Zoey)
- 一代倖存者之一,喜歡恐怖電影的女大學生。
- 路易斯(Louis)
- 一代倖存者之一,當地某電子產業的經理。
- 法蘭西斯(Francis)
- 一代倖存者之一,身上有刺青的飆車族。
- 尼克(Nick)
- 二代倖存者之一,身穿西裝看似斯文的詐欺師。
- 蘿雪兒(Rochelle)
- 二代倖存者之一,電視台節目助理。
- 教練(Coach)
- 二代倖存者之一,高中體育教師。
- 艾利斯(Ellis)
- 二代倖存者之一,熱愛汽車的維修員。
感染者
- 喪屍(Zombie)
- 最基礎的感染者,依照不同地圖存在不同的亞種。
- 嘔吐者(Boomer)
- 特殊感染者,肥胖且滿身膿瘡。
- 被擊破時會噴濺吸引其他感染者的膽汁。
- 獵殺者(Hunter)
- 特殊感染者,敏捷極高。
- 會撲倒倖存者並持續攻擊直到對方死亡。
- 煙霧者(Smoker)
- 特殊感染者,身上帶有孢子叢。
- 被擊破時會噴出煙霧。
- 女巫(Witch)
- 特殊感染者,造型為身穿灰色內衣的女性。
- 不會主動攻擊,但受到光源等刺激時會對刺激者進行反擊,在殺死目標後逃走。
- 本身除了血厚外攻擊力也很高,原則上非必要的話避免刺激到她是最佳解,萬不得已的話請用高火力的輸出迅速殺死她以免被反過來秒殺。
- 你激怒了Witch
- 坦克(Tank)
- 特殊感染者,體型巨大。
- 擅長投擲物體與揮拳攻擊。
- 爆衝者(Charger)
- 二代首出的特殊感染者,會捉住倖存者暴衝並持續攻擊至死方休。
- 噴吐者(Spitter)
- 二代首出的特殊感染者,會噴出綠色腐蝕液體。
- 騎乘者(Jockey)
- 二代首出的特殊感染者,會跳到倖存者背上控制行動。
戰役列表
一代
- 毫不留情(No Mercy)
- 治療感染... 一次一顆子彈(Curing the Infection... One bullet at a time. )
- 速成課程(Crash Course)
- 一路過關斬將會是最簡單不過的一件事了。(Crashing will be the easiest thing they do today.)
- 死亡喪鐘(Death Troll)
- 末日降臨。這四個人將會力挽狂瀾。(Hell came to Earth. These four are gonna send it back.)
- 死亡機場(Dead Air)
- 他們的飛機延誤了,永遠來不了了。(Their flight just got delayed. Permanently.)
- 嗜血豐收(Blood Harvest)
- 沒有希望。沒有救贖。什麼都沒有。(No hope. No cure. No problem.)
- 犧牲(The Sacrifice)
- 這是你自掘墳墓(It's Your Funeral.)
二代
- 死亡都心(Dead Center)
- 不是只有價格才能殺(Prices aren't the only things getting slashed.)
- 短暫之時(The Passing)
- 沒有人可以永遠倖存(Nobody survives forever.)
- 黑色嘉年華(Dark Carnival)
- 本遊樂設施僅限... 四名倖存者搭乘!(You must be this tall...TO DIE!)
- 沼澤瘧疾(Swamp Fever)
- 死亡是唯一的救贖(The only cure is dying.)
- 大雨(Hard Rain)
- 水滿為患,背水一戰(Come Hell and High Water.)
- 教區(The Parish)
- 大舉南進時刻(This time it all goes south.)
- 冷澗溪流(Cold Stream)
- 十面埋伏,草木皆兵... 而我們全副武裝。(The fields have eyes, the trees have ears... and we have guns.)
- 最後一刻(The Last Stand)
- 結局不盡人意。(It doesn't end well.)
關聯作品
- 本列表收錄規則類似(團隊PVE)或有相關連動的作品。
名稱 | 首出年分 | 開發團隊 | 簡介 |
---|---|---|---|
決勝時刻:戰爭世界(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 2008 | Treyarch | 與L4D幾乎同時期推出,有打殭屍合作模式的射擊遊戲。 從本作以後的系列作凡是Treyarch參與製作必定會有喪屍合作模式。 |
劫薪日(Payday: The Heist) | 2011 | Overkill Software(1、2) Starbreeze Studios(3) |
主打搶劫銀行的多人合作遊戲。 |
惡靈古堡6(バイオハザード6) | 2012 | CAPCOM | 業界最具代表性的喪屍遊戲IP,在六代時有推出惡靈勢力角色的連動,在附屬模式「The Mercenaries No Mercy」中可以操控L4D2的四名主角。 |
狙擊之神:納粹殭屍部隊(Sniper Elite: Nazi Zombie Army) | 2013 | Rebellion Developments | 二戰背景喪屍射擊遊戲,《狙擊之神》系列的外傳作品,目前已累計有四部作品。 作品中L4D的倖存者作為連動角色參戰 |
垂死之光(Dying Light) | 2015 | Techland | |
戰錘:末世鼠疫(Warhammer: End Times – Vermintide) | 2015 | Fatshark | 戰錘幻想題材的遊戲,可從五名英雄中挑選四人進行遊戲,共有推出兩部作品。 因應故事背景的緣故,本作主要是主打冷兵器與魔法的戰鬥,主要的敵人則是斯卡文鼠人。 |
戰錘40K:黑潮(Warhammer 40000: Darktide) | 2022 | 與樓上同製作組的作品,舞台背景改為戰錘40K,也因此在槍械方面更加往科幻方向靠攏。 | |
黎明死線(Dead by Daylight) | 2016 | Behaviour Interactive | 非對稱對抗生存恐怖遊戲。 倖存者之一的比爾作為合作角色出場,另外也有收錄其他角色的服裝配件。 |
末日之戰(World War Z) | 2019 | Saber Interactive | 改編自同名電影的喪屍射擊遊戲。 以全世界各國為舞台,同樣主打四人合作。 |
銀河洞穴大冒險(Deep Rock Galactic) | 2020 | Ghost Ship Games | 以矮人為主角的第一人稱挖礦遊戲,主要玩法受《惡靈勢力》和《絕地要塞2》啟發。 |
喋血復仇(Back 4 Blood) | 2021 | Turtle Rock Studios | 原製作團隊開發的另一部喪屍射擊遊戲 發售起初一度有著本系列精神續作的呼聲,然而後續因為平衡性與伺服器品質等緣故導致評價一路向下滑。 |
GTFO | 2021 | 10 Chambers | |
湯姆·克蘭西之虹彩六號:撤離禁區(Tom Clancy's Rainbow Six Extraction) | 2022 | Ubisoft Montréal | 將同系列作品《圍攻行動》的災變模式單獨出一個遊戲 |
迎接衝擊(The Anacrusis) | 2023 | Stray Bombay | 然而不管在槍械還是關卡設計都完全無法與L4D相比。 |
相關條目
回應
Loading comments...
備註
- ↑ 初代主角凱爾·克蘭的CV與《刺客教條2》的主角埃齊歐·奧迪托雷同為羅傑·克雷格·史密斯